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百二十六章

在以往数次火枪兵战斗中,火枪兵要么全歼敌军,要么被敌人突破,一旦突破,火枪兵再无还手之力,如今,军刺的诞生,将彻底改变火枪兵不能肉搏的困局。

百里无忌为了克服此时通讯不畅的弊端,专门令工坊批量制造了口哨,确定了二十多种简单的哨音,做为传递消息的工具,如“前后左右、进攻撤退”等等的哨音。

令新军每个士兵都要掌握这二十多种的哨音,而队正以上的指挥官,要比士兵掌握的种类还要多上十几种。

这样,在数里之内,消息可以有效地传达到每一个士兵的耳朵中。

经过十余年的努力,明军士兵的体质有了长足的进步,整编的火枪兵越来越多,但火力却达不到百里无忌所要的密集度,而口哨的产生,有力地扭转了指挥不便的弊端,可以随时令士兵将火力集中到某一处。

为了适应不同的作战任务,百里无忌还为每个士兵配备了一张小弩,这张的小弩是进过改装的,它的机括和张臂是坩埚钢打造而成的,射程虽然不及火枪远,但也能达到十丈之外。

有了口哨,数里这内,指挥官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部队,鉴于此,百里无忌将新军的最小独立作战单位下降到什,这样更能有效率的作战。

百里无忌在整训的过程中,有两个人进入了他的视野。

这两人在训练各科中皆名列前茅,特别是百里无忌组织的两军对抗演练中更是出类拔萃。

而这两人在百里无忌的心里印象很深,他们便是郑彦华和郭廷谓。

他二人是百里无忌亲自点的将,在特战军担任校尉之职,前些日子的北地作战中,虽然未立大功,但表现也不错,怎么会弃了校尉军职,再来新军当个新兵学员?

百里无忌心中奇怪。但也未露声色,对于这二人,他需要趁此机会对二人进行观察。

明国疆土渐渐扩张,明军也需要新血。特别是原来跟随百里无忌从巴东起兵的将领都已经镇守一方,百里无忌身边开始缺少将才。

这二人已经有了领兵的实战经验,最重要的是,金陵学府的答辩,令百里无忌留下很深的印象,这二人对于战争有着独特的见解,特别是郭廷谓对辽作战的策略,符合百里无忌的设想,如果没有意外,百里无忌有好好培养二人的打算。

其实郑彦华、郭廷谓二人倒不是有着什么崇高理想。他们二人仅仅是因为被边镐那一句“那时侯,我已经死了”感动着,二人从学府与皇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